黄金积累的速度赶不上使用的速度,仅西汉皇帝赏赐一项近90万斤,合现在200多吨,最多一次竟达50万斤。 汉武帝后,国库黄金日少,赏赐数额逐渐降低。 王莽专政后,出于积累财富的需要或者意识到黄金储备的重要性,实行了黄金国有政策。 居摄二年(公元7年)“禁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输御受直。 ”所谓“受直”,即至多给错刀或契刀,二枚错刀或20枚契刀值黄金一斤。
他用严刑厉法强迫民众把自己的黄金和各种金饰物品,折价由政府收买,实际上不付值,等于没收。
即使如此,由于西汉末年的战乱,其积累的黄金也大多散失民间,并没有留给随后建立的东汉王朝。 东汉政府没有掌握多少库存黄金,帝王的赏赐不得不大多改黄金为绢帛了。
国家拥有的黄金减少,使作为黄金货币的主要特征的大额支付、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便大大的削弱了。
第二,赏赐等大额支付的黄金越往后回流越少,而大多作为财富贮藏了,部分还因战乱等原因窖藏于地下。
王公贵族很少再向朝廷献金,赎罪也不用黄金而改用“丝”。 如《史记·大宛传》叙述大宛、安息一带“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
”这样黄金的周转次数减少,市场上流量自然也少了。 加之东汉和帝后,外戚争权,政局动荡,经济日渐萧条,加之连连对外用兵,黄金价日贵,官私均乐于藏金,社会上黄金流量更少了。 第三,留在贵族,豪强、地主手中的黄金作为非货币用途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 早在西汉文帝时,金饰成风,当时富人家“黄金琅勒”“金垒玉锤”(《盐铁论·力耕篇》),昭阳殿“砌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璧带往往为黄金缸。
”(《西京杂记》卷四、卷一),奢侈耗金之风之兴盛以致文帝不得不下诏约束“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 到了东汉,金银器物服饰更加盛行,工艺装饰方面用金越来越多。 如东汉初刘秀内弟郭况家曾雇用四百多人专门制作金器饰物。
其后,各种金饰流行日广、中产以上家庭莫不以多戴金饰为荣,至于帝王贵族的金钟、金鼎、金碗筷以至金丝金缕更是数目惊人,当时,用金饰金器陪葬的现象在帝王贵族中也很普遍,西汉以前主要用珠玉,东汉以后则大量用金饰金器了。
大多数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都被熔化制成各种金器和金饰物,以至货币形态(铸币)的黄金存量越来越少了。 知道了金矿种类 黄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 按其来源的不同和提炼后含量的不同分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称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半成品,是从矿山或河底冲积层开采的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
2.1 矿金 也称合质金,产于矿山、金矿,大都是随地下涌出的热泉通过岩石的缝细而沉淀积成,常与石英夹在岩石的缝隙中。 矿金大多与其他金属伴生,其中除黄金外还有银、铂、锌等其他金属,在其他金属未提出之前称为合质金。 矿金产于不同的矿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属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50%-90%之间。
砂金矿是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世界黄金生产的主要矿床,但经过几千年的开采,富矿砂多已枯竭,现在主要以矿金为主,砂金是产于河床湾曲的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 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经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 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 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 金属矿产可分为四大类 ,贵金属矿产 (金、银、铂 )是其中之一① ,而金、银尤其与人类历史活动、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本文将对中国历史上的金、银矿产及其分布作一粗浅的探讨 ,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指正。
一、金矿黄金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作财宝 ,是财富的化身。 迄今已知最早的黄金饰品是1976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中发现的金耳环和金鼻环 ,经C14测定年代约当公元前1900~1700年。 时代最早的金片 ,1977年发现于河南郑州商城遗址祭祀坑中 ,此金片极薄 ,出土时揉成一团。 时代最早的金器皿 ,为198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中的金盏、金勺、金杯、金器盖、金弹簧圈 ,其中的金盏制作最精 ,重2.15公斤 ,金弹簧圈直径不到半厘米 ,金丝直径仅半毫米 ,至今仍金光闪闪、富有弹性。 《管子·地数篇》载 “金起于汝、汉之右” ;《轻重》甲篇说 “楚国有汝、汉之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