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长兴县按照“以革命性的手段实现李家巷地区环境根本性好转”的目标,以李家巷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以粉体行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积极打造“中国粉体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效。 目前,已关闭原有13家矿山中的8家,关闭全部石粉企业235家,重组超亿元产值企业9家,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一、整合力量,强化宣传,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建立环境综合整治领导班子,下设整治、规划、维稳、宣传等专项工作组,抽调李家巷90余名镇村干部,根据石粉企业地域分布情况组成5个工作组和27个小组,将所有石粉企业整治工作落实到每个小组、每名干部,明确分工,包干负责。 召开各层面动员会,利用横幅标语等形式,把企业业主思想统一到全县决策上来,使企业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开展好整治工作。 组织整治企业、其他行业企业、普通群众、机关干部等各类人群进行访谈,由新闻媒体制作专题节目播出,使整治工作深入人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动综合整治顺利开展。
针对李家巷地区石粉厂、矿山、道路运输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利益链的实际,运用“治厂、治矿、治超”三管齐下策略推进整治工作。 通过整治,关闭李家巷地区原有矿山13家中的8家,对保留矿山实行环境综合整治验收和定量开采,对有证照石粉企业按环评产量实施精细化、定量化石料供应,从源头抑制石粉厂的无序发展。 此外,路政、交警、运管、农机等部门实行24小时道路治超制度,车辆超载和抛洒滴漏现象明显好转。 在依法依规前提下,将所有石粉企业明确分类,按不同处置方式分批推进。 在235家石粉企业中,74家无证企业一律无条件关闭,其余161家企业根据环评情况分为无环评、超环评、有环评3类,按照不同的时间节点,分批关闭,分类处置,促使整治工作科学、平稳、有序推进。 为防止反弹,督促企业在关停后按照要求拆除设备,经验收合格即拨付设备奖励资金,目前,已关闭企业基本完成设备拆除和政策兑现工作。 同时,加大巡查力度,在每日巡查一次基础上,经常性进行夜间巡查,及时发现掌握违规生产情况。 加强联合执法,对违规生产企业通过断电、卸马达等强制措施迫使其停止生产。 强化思想引导,对违规生产企业分别落实到各村、各工作组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主动拆除设备。 三、重组提升,做大做强,加快石粉企业转型升级。 把重组企业平台建设作为李家巷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加快融入主城区”的要求,根据李家巷地区规划与产业布局,选址黄山、青草坞2大平台,明确今年11月底调试、12月达产的时间要求,加快推进平台建设。 目前,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在整治工作平稳推进过程中,根据《石粉(石子)厂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宣传转产优惠奖励政策,大力营造转型升级氛围。 鼓励和引导关闭企业特别是零散企业转型转产,利用原有闲置土地发展现代纺织、装备制造等各类政府鼓励产业。
如长兴万兴建材有限公司利用原有土地新建标准厂房用于投资新型材料行业,目前已完成厂房基础工程建设。
以环评为前提,以核定产能为基础,根据自愿重组原则,确定9位有一定实力、号召力、公信力的重组企业牵头人,组建9家重组企业。 安排9名李家巷镇干部分别联系1家重组企业,加强重组企业建设的协调、指导和监督,帮助解决推进难题。 加快新企业建设,倒排工作时间,明确任务进度,按照能快则快、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的原则,做好项目审批、证照办理等全程服务。 石城 的天空不再灰蒙蒙 开春了,阳光明媚,对长兴李家巷的居民来说,眼前的一切更让他们开心。 小镇居民蔡苏珍正带着小孙子在草坪上散步、玩耍,她告诉记者: 好多年没见这么清爽的树和草了,天空不再灰蒙蒙一片,小孩子也不用再关在家里了。 对环境改善更敏感的莫过于在公路边开店的潘根林夫妇。 潘根林说,以前刚进的货拿出来,顾客总要问一句,不会是放了好几年已经发霉了吧。 这一变化,源于去年开始实施的粉体行业大整治。 有 石城 之称的李家巷,拥有得天独厚的石矿资源。 由于门槛低,产品畅销,石材、石粉企业遍地开花。
整治前,该镇共有235家石粉企业,从业人员上万人,全镇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来自石粉相关行业。 然而,石粉行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粉尘污染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整治过程中, 235家石粉企业通过关停并转,目前整合形成9家规模化石粉加工企业,并集聚到石粉产业园。 于是,近来常跑104国道李家巷段的司机发现:运载矿石、石粉的重型卡车少了很多,道路通畅多了;用不着一到这里赶紧把车窗关上,躲避四处飞扬的粉尘,路两旁小山上的树木显现出绿色真容 日前,记者来到青草坞粉体产业园采访。
在青盛钙业有限公司近20米高的钢结构厂房内,只见抓斗车将一块块矿石送进机器的进料口,经过粉碎、研磨,变成像面粉一样细腻的白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