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 《青年参考》总结那个时期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挖掘出了苏联能够在全球经融危机中的崛起的秘密。
苏联人民的艰苦努力和苏联领导人基本正确的对外经济政策,使得苏联成为大萧条时期的大赢家。 到1932年底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 这一惊人的激增不仅是因为苏联生产率的提高,也是因为大萧条造成的西方各国生产率的下降。 1933年与1928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4%,德国下降45%,法国下降25%,英国下降20%。 从当时标志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指标——钢铁产量来看,苏联的生铁产量从1928年的330万吨增加到1932年的620万吨,钢产量从430万吨增加到590万吨,轧钢生产从340万吨增加到440万吨。 与苏联经济的高歌猛进相对应,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力也随之上升。 在西方经济崩溃的同时,苏联的成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 当时的苏联采取了下面的对外经济政策: ,引进技术。 1929年,苏联同西方专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已达70多个项目,涉及冶金、工业机械、金属加工、燃料动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农业灌溉工程、汽车、轮船和飞机制造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 截至1931年,苏联接受技术援助的项目增加到124个,总值为8300万卢布(当时,1卢布约合0.5美元)。
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尤其是在钢铁、机械、燃料动力、化工、汽车、拖拉机、飞机、造船等新的工业部门,许多是利用西方先进设备技术,甚至是在外国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建立的。 据美国人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年)》一书介绍,斯大林曾说,“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也大多是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的。
这个时期,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机器的买主。
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是卖给苏联。 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是销往苏联,到1932年这个数字为90%。
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是销往苏联,193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0%。 在苏联的进口总额中,1929年机器设备的进口占了30.1%,1932年则高达55.7%。 1929—1932年,苏联进口机器设备的资金总计60.1亿卢布。 西方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大量的失业技术人员,他们被招聘到苏联工作。
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达1919人,技术人员10655人,分别比1928年增加了4倍多和20多倍。 同时,苏联也通过“技术援助协定”等渠道,派遣人员出国学习。
1929—1933年,仅苏联国民经济委员会派往国外学习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达2000人。
1929年之前,西方大国都不愿贷款给苏联,即使贷款也附有苛刻的条件。 但西方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使得苏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 1929—1931年,苏联先后从德国、奥地利、英国、意大利、美国、芬兰、日本、挪威、瑞典、丹麦、比利时、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私人银行获得贷款,到1933年底,苏联获得的贷款总计已达14亿卢布。 第五,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提出合作共赢的建议。 这些建议,既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也有利于西方国家缓解危机,应该说展现了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评论(0) 0 0 发表评论 翅膀 2009-12-04 春风得意,苏联在1912年十月革命之后,大力发展重工业,仅用了三个五年计划一举使苏联的工业水平居世界前列。 到1929-1933年时期,苏联俨然已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评论(0) 0 0 发表评论 王忠悫公 2009-12-04 苏联经济一片大好。 由于苏联施行计划经济,因此很难受经济危机影响。 美国人正是从苏联那里学会且进一步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 评论(0) 0 0 发表评论 神话 2009-12-04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第三,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导致泡沫经济的大量存在 沉湮 回答采纳率59.8% 2008-10-18 1754 检举1929年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来得深远。
这次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发生在木材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木材竞争的缘故,但更大的灾难是在1929年到来的,加拿大小麦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洲。 农业衰退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 1931年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
这场灾难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了:它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 资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没有市场必然使工厂关闭,货物越少,货物运输也越少,这必然会危害船运业和造船业。 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1932年的数据)。 大萧条对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