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量决策原则: 依据上述模型, 通过控制四个规格半成品砂的配料皮 带带速, 利用均匀配料机实现均匀混合, 生产出符合标准 模型同时要求经常性测试四个 质量要求的高品质机制砂。 规格半成品砂的级配 、 亚甲蓝 、 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参数 坚固性 、 压碎指标 、 堆积密度 、 含水率等指 以及有害物质 、 标值, 确保机制砂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天然砂的高品质机制砂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是可行的。 参考 GB/T 14684标准, 设计了高品质机制砂的生产工艺, 并建立了质量控制模型。
依据设计方案, 高品质机制砂小样试制后的混凝土性能达到甚 至部分超过天然砂混凝土性能, 可以完全替代天然砂用作混凝土骨料。 我国 2011 年砂石产量已接 其中机制砂石约占 55%, 为开采量的资源, 预 近 100 亿 t, 计 2016 年总量将达到 160 亿 t1。
因 社 此, 研究大规模替代天然砂石的机制砂石生产技术对人、 会、 自然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机制砂主要质量问题及影响研究混凝土中 70%的原料为碎石和砂。 机制砂的质量对混收稿日期:2012-11-22主要表现: ① 机制砂细度模数显著 凝土性能影响较大 5-6。 因此, 机制砂质量水平对混凝 我国建设用砂规定的机制砂质量标 土性能影响非常显著。
(2 ) 一般中碎和细碎工艺所产普通 0~5 mm 机制砂细 针片状较多, 借助琴弦筛筛分出 3~5 mm 石屑 度模数偏高、 并经立轴整形工艺进一步破碎和整形制得 0~5 mm 机制 砂, 改善了粒形、 级配和细度模数15。 (3 ) 依据表 1, 0~1 mm 细砂 、 普通 0~5 mm 机制砂 、 琴 弦筛筛下 0~3 mm 细砂 、 整型 0 ~5 mm 机制砂通过配料系 统均匀混合。 上述工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代价达到优化机制砂产 品质量指标的效果。 假设: 需要生产 m 区、 n 类别、 亚甲蓝测试结果大于 1.4 的中砂。 4 结论面对可采天然砂资源的日益减少, 发展高品质机制砂生 产技术意义重大。
本文论证了先级配分离、 再深加工、 后按 标准质量参数进行混配的机制砂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
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应用实例表明该技术是可完全替 代天然砂的机制砂大规模生产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 (2 ) 在低坍坍落度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可以有效减小60 s 323 321 3170s 215 223 27230 s 327 311 295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摩擦阻力, 减小振捣棒振动能量的衰减, 增加滑模摊铺机振捣棒机组的有效作用范围。 (3 ) 对于新拌引气混凝土而言, 由于气泡滚珠效应的 存在, 混凝土的维勃稠度值以及振动黏度系数相比普通混 凝土都有所降低, 混凝土更容易被振动液化。 (4 ) 混凝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振捣之后, 其的流变力 学参数 (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 ) 也随着增加, 混凝土的结构 黏度及内聚力迅速增加, 混凝土的振动黏度系数以及其立 加入引气剂可以更好的增加混凝土振捣 模特性得以提高。 其振动黏度系 数相比 DB 型混凝土增大了 10.8% 和 5.4%。 DB 型混凝土 随着振动 在振动 30 s 时间后振动黏度系数仅增加了 8.5%; 时间的增加, 混凝土的振动黏度系数并没有持续增加。 试验 数据显示, 振动 60 s 时间后, A 型引气混凝土振动黏度系数 B 型引气混凝土振动黏度系 不再增加, 而且有降低的趋势。 DB 型混凝土振动黏度系数增加了7.5%, A、 B 型引气混凝土相比 DB 型混凝土振动黏度仅增 此时, 大了 1.9%和 1.3%。 对于新拌低坍落度混凝土而言, 有大量的水泥包裹层 存在, 浆体含量少。 由于引气剂引入大量微小气泡, 增加了 混凝土中浆体体积, 进一步填充了混凝土中的空隙, 降低了 集料间的摩擦阻力, 相对于非引气混凝土而言, 液化出浆 速度更快, 振动黏度系数相对较低。 随着振动时间的增加, 水泥浆体包裹层在振动剪切作 用下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