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矿业资料 >> 矿用耙沙机,非自航液压系统挖泥船

矿用耙沙机,非自航液压系统挖泥船

关于矿用耙沙机,非自航液压系统挖泥船的信息展示:

在近海航区航行,用于中国沿海港口、航道的疏浚作业。

自航耙

1.1.2作业海况、对象 作业区域环境条件为: 大气温度:-15℃~40℃ 海水温度:0℃~32℃ 相对湿度90%~95%。 (2)满足中国船检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之《非国际航行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的有关规定。

1.1.8使用单位制 (1)设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2)除另有说明外,本规格书以及今后的文件、资料均采用米制。 1.4.2装舱时间 挖硬度中等以下的中细沙,挖深为30m时,双耙同时作业,装舱时间约为50min。 1.4.3抛泥时间 采用高压冲水,抛泥时间不大于5min。 1.4.4泥舱容积 舱容为5500方,载泥量为6455t,液面距舱口围板顶缘600mm(溢流筒位置)。 1.5总体性能 1.5.1航速 在风力不超过蒲氏3级、海浪不超过2级、深水、无污底的情况下进行海上试航。 设计航速(d=6m)≥12kn 挖泥航速(相对静水)≥6kn 螺旋桨设计偏向拖耙状态,适当加大螺距,减小直径,以保证在拖耙状态低进速系数时提高桨的效率,并适当兼顾自由航速。 桨采用AU五叶,直径3.5m,螺旋桨材料为Cu3镍铝青铜。

1.5.2船型 从经济性考虑,主要尺度紧凑,由于装载量大、以及布置上的需要,取较大的船宽吃水比,采用肥大船型,减小船舶尺度、降低造价。 尾部设尾楼,由于干舷低,考虑到海上航行的适航性,首部设短首楼。 船尾采用双尾鳍球尾线型,采用半整流导管和舵球,使推进器达到推力。 1.5.3稳性和干舷 各种装载情况的稳性满足CCS海船稳性规范,其中调遣按近海航区,作业按沿海航区核算。 干舷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并参照BV船级社关于耙吸挖泥船的要求。 1.5.4续航力和自持力 自持力为60天。 按每天24小时调谴及作业计算燃油、淡水需要舱容 油舱舱容:630m3淡水舱容:165m3 本船实际油水舱容大于上述数量,便于使用中灵活调节,也可起到调载作用。 1.5.5操纵性 双桨双舵,具有良好的操纵性,为增加船舶离靠码头及回转时的操纵性,利用泥泵进行艏部侧向喷水推进。 1.5.6总布置 首部设首楼,甲板室布置在船尾,从驾驶视线和减少上层建筑考虑,在较小范围内设尾楼甲板、居住甲板、艇甲板、驾驶甲板、罗径甲板共5层上层甲板。 尾部设有尾楼,在作业时保证尾部甲板室及相关设备具有足够的干舷。 为了保证安全和方便,泥舱顶部左、右设走道,上铺花钢板,操作人员从尾部籍此直达首楼甲板。 1.5.8主甲板 艉~#37为尾楼,除艉~#3为舵机舱外,主要为尾楼生活区,内部布置餐厅、粮库厨房、厕所、活动室、二人室4间、更衣室、工具间、电缆通道及机舱开口围壁等处所,其间有上、下通道。 #3~#120为泥舱区,#39~#120设舱口围板,液压泥门机构布置其上,另有排泥管和舱面走道纵贯前后。

#138--为首楼,左舷有乙炔瓶室、氧气瓶室、工具间,右舷有油漆间、储藏室、帆缆间,中间为泵机舱开口,前端设锚链舱,#151—艏为首压载水舱。

1.5.9尾楼甲板 设应急发电机室、二氧化碳室、电工间、充放电间、蓄电池间,布置二人室4间、卫生间、浴室(洗衣间)、储藏室、机舱开口围壁、进风间及电缆通道等处所,其间有上、下通道。 #35~#37之间左舷设有机舱吊物开口。 5#处左右舷各设0.5tx3m的生活杂物吊一具。 1.5.10首楼甲板 布置泵舱烟囱、前桅、首旗杆及系泊系船设备等。 1.5.11居住甲板 #6~#16左、右两舷的露天甲板上,各设气胀式救生筏一只;#16~#35甲板室内布置二人室4间、带盥洗室的政委室1间、卫生间、浴室、机舱开口围壁等处所,其间有上、下通道。 1.5.12艇甲板 #25~#35甲板室内布置带盥洗室的单人室二间,右侧为船长室,左侧为轮机长室,另设有会议室一间,甲板室后部#17~#25为烟囱、通风筒和机舱天窗等,左舷设有机动救生艇一艘。 1.5.13驾驶甲板 驾驶室布置驾控台、海图室、报务室和厕所等。 在驾控台前部设有挖泥操纵台,为了不影响驾驶员视线,挖泥操纵台所在位置甲板比驾驶甲板低400mm,此处结构予以加强。 驾驶甲板上设部分可拆的夹层作为电缆层,高度为300mm。

驾驶甲板伸展两舷的甲板便于驾驶室人员观察,其左、右两端设左、右舷灯。 1.5.14罗径甲板 主要布置观通、导航、讯号、照明、船名灯箱等 1.5.15通道和舱口 各层甲板上、下之间均有内、外走道和内、外扶梯联结,以保证作业和航行中的安全。 整个上层建筑内上、下甲板间按规范要求,设置必要的防火隔堵和防火门。 在机舱和泥泵机舱设有直通到露天甲板的应急逃生通道。

版权所有:上海选矿机器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