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判进行的同时中国仍继续接受目前按季度调整价格的机制。 罗冰生在周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谈判已经开始,我们希望价格能够有所下降。 ”他说:“预计今年第四季度铁矿石价格还会上涨,但是全年铁矿石进口量可能会少于去年。 ” 尽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铁矿石季度定价机制发表了强烈批评,但是中国钢铁企业还是无奈接受了每个季度谈判调整价格的新机制。 今年以来,传统的年度长协定价被季度定价所代替,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钢厂,都已经陆续接受了三大矿山巨头的二季度定价。 自今年4月份日本钢铁公司与力拓集团达成新的定价机制以来,铁矿石价格已经经历了两次调整。
三巨头提供的铁矿石价格今年季度在去年水平基础上上涨了90%,二季度又上涨了23%。 他说:“目前国内市场对粗钢的需求仍然相对偏弱,四季度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钢铁生产也会受到的影响。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拥有77家会员企业,有报道说这77家会员企业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利润总额为640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8%,但是平均利润率仅为2.84%。
传统定价模式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开始于1981年,经过铁矿石供应商和消费商的谈判确定一个财政年度内的铁矿石价格,价格一经确定,双方则依照谈定的价格在一年内执行。
根据传统的谈判习惯,国际铁矿石市场分为日本市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 谈判惯例是消费商中的任意一方与供应商中的任意一方价格达成一致后则谈判结束,国际铁矿石供需双方均接受此价格为新的年度价格,即首发价格。 季度定价模式从2010年4月开始,三大矿山公司打破了一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模式,将之改成了季度定价模式,进而发展成了指数定价。 钢厂和矿山约定以前3个月指数平均价格,确定下一季度长期合同铁矿石价格,指数由第三方咨询机构公布。 必和必拓(BHP):必和必拓公司成立于1885年,总部设在墨尔本,公司在澳大利亚、伦敦和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是三大巨头中铁矿石产量最小的,目前拥有70亿吨铁矿石储量,其中97%的铁矿石产量用以出口。 力拓(Rio Tinto):力拓矿业集团于1873年在西班牙成立,总部设在英国,是一家英国和澳大利亚双重上市的公司。 力拓矿业公司是澳洲和世界第二铁矿石生产企业,目前拥有110亿吨铁矿石储量,公司大部分资源都在澳洲皮尔巴拉地区。 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是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商,公司成立于2003年。 自成立以来,凭借其300亿澳元的市值及因成功运作而不断扩大的声誉,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使FMG成为澳大利亚矿业出口中新的重量级公司。 2009年4月29日,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入股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FMG,成功收购FMG公司17.34%的股权,成为FMG的第二大股东。 中国代表:中钢协中钢协是中国钢铁行业全国性行业组织。
现有团体会员单位206个,个人会员10人。 其主要会员有宝钢,鞍钢、河北钢铁集团、首钢、山东钢铁集团等。 日本代表:新日铁新日铁是日本的钢铁公司,也是世界大型钢铁公司之一,总公司在东京。 1970年3月,八幡、富士两家公司合并,诞生了新日本钢铁公司,简称新日铁。 韩国代表:浦项制铁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SCO)成立于1968年,为全球的钢铁制造厂商之一,每年为全球超过六十个国家的用户提供二千六百多万吨钢铁产品。 欧洲钢铁工业联盟是欧洲主要钢厂的代表,欧洲钢铁工业的年营业收入达2000亿欧元以上,每年可产钢2亿t以上。 2008年欧盟共进口了约1.25亿吨铁矿石。 力拓矿业集团于1873年在西班牙成立,总部设在英国,是一家英国和澳大利亚双重上市的公司。
集团是全球第二大铁矿石供应商,目前也是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商。 全球的矿业集团必和必拓公司成立于1885年,总部设在墨尔本。 公司在澳大利亚、伦敦和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是世界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也是美洲大陆的采矿业公司,其铁矿石产量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80%。 FMG已和35家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签订了10年以上的长期供货协议,每年对华供应近1亿吨铁矿石。 2007年宝钢和FMG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澳西部储量为10亿吨的磁铁矿。 中方观点:1)钢铁供应过剩,不支持涨价;2)制定中国统一价格,现货与长协价统一;3)结算周期定为自1月1日至12月31日;4)实现量价互动,进口量大价格应当从优。 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观点:1)铁矿石价格上调30%-35%;2)焦煤价格上调40-50%。
全文 澳洲铁矿石生产商表示,正与中国第四季是否继续采用折扣定价进行协商。 FMG在8月时同意,给予中国钢厂的铁矿石价格为较日本指标价格低3%,以换取60亿美元的中国融资协助。 单尚华回应FMG不续约 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收购澳矿业公司股权面临流产——在距离交易只有20天的时候,必和必拓宣布了一项新的股票收购计划——前提是联合金属放弃与中铁物资的协议。 这家澳矿巨头再一次拒中国企业于“澳矿”之外。